老旧设施如何蝶变新生?多元诉求怎样凝聚共识?社区活力从何而来?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的基层治理者们,正用一项项扎实的攻坚项目,交上亮眼的答卷。以青年创意为基,以多元联动为石,菁英公寓社区为青年人才聚居的优租房小区,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“无诈防线”。
菁英公寓社区作为集中居住5200余名青年人才的优租房小区,租户以90后、95后为主。这一群体社会阅历较浅、社会支持体系薄弱且网络使用频繁,面对裸聊敲诈、虚假投资理财、网络情感诈骗及游戏装备虚假交易等新型诈骗手段,辨识与防范能力不足,成为诈骗分子觊觎的“重灾区”,对社区治理能力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面对这一关乎青年安居乐业、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,菁英公寓社区于2024年年底启动“菁英创想家,反诈行动派”第三批社区攻坚项目,探索出一条以青年为中心、以创意为驱动、以联动为支撑的特色反诈之路。

构建“双线联动”预警响应机制
社区针对派出所通报的辖区电信诈骗警情,联合警务室建立“双线响应”机制:线上依托网格楼栋群实时推送诈骗预警信息和典型案例,确保信息快速直达;线下组织反诈专员开展针对性入户宣传和重点人群走访。社区同步建立会议研判机制,定期由社区党支部牵头,召集居民代表、流动党员、社团组织等召开联席会议,精准分析受骗居民的痛点难点问题,群策群力制定对策。

打造“青年化”创意反诈产品矩阵
社区系统打造“线上精准宣防+线下情景模拟”的“1+1+4”立体防控体系:设计1个社区专属反诈先锋IP形象代言人“菁小鹰”(寓意睿智、警觉、守护),以活泼亲和的形象融入各类活动,提升青年认同感;打造1个互动式“全民反诈宣传阵地”,策划举办主题反诈集市及反诈专题游园会,通过沉浸式、游戏化体验提升青年参与度与记忆度;创作4部情景式反诈短视频,从手法解析(重点针对裸聊、刷单、冒充客服等)、心理画像(猎奇、攀比等受骗诱因)、社会面影响评估三个维度制定化解对策。

凝聚“1+N”多元共治反诈合力
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,充分发挥攻坚项目的统筹协调作用,联动街道社工站,借助特色社工室的力量引入专业工作方法;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等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赋能学生参与IP设计、短视频拍摄等创作实践;协同社区警务室、公寓物业提供专业支持和场地保障;培育“菁英守护”反诈志愿者队伍,推动反诈宣传深入楼幢、贴近居民,践行“社区吹哨、居民响应”机制;将常态化便民服务、“绿色漂流”环保活动与反诈活动结合,延伸宣传场景,真正推动反诈理念从“宣传栏”走进“生活圈”,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。
菁英公寓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样化、互动性强的活动,覆盖辖区青年超千人次。情景模拟、反诈沙龙等形式,有效推动反诈宣传从单向灌输转向深度参与,显著提升了青年群体对新型诈骗手法的辨识敏感度和主动防范能力。同时,社区成功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反诈工作模式,即以特色品牌为引领,以“专业力量引导+青年群体深度参与”为核心,融合线上线下渠道,构建起包含专属反诈IP形象“菁小鹰”、实体化“全民反诈宣传阵地”、系列短视频及常态化创意活动的“1+N”网络诈骗防范机制框架。更重要的是,社区有效整合了社区、高校、警务室、物业、社会组织、居民骨干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,打造了“全民参与、共治共享”的反诈新格局,为青年人才在园区安居乐业、勇敢追梦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反诈共治体系搭建过程中,社区同步推进空间焕新行动。过去闲置、缺乏特色的架空层,通过改造实现“反诈+活力空间”双重升级。
菁英公寓社区“菁英创想家,反诈行动派”攻坚项目,以创新思维直面青年社区反诈难题,通过精准洞察青年需求、深度激发青年创意、广泛链接社会资源,成功将刻板的防诈宣传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、乐于参与的社区行动。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了青年群体的“防诈免疫力”,有效守护了居民的“钱袋子”,更探索出一条“创新驱动、青年参与、多元共治”的社区反诈新路径。
未来,菁英公寓社区将持续深化“菁小鹰”IP应用,丰富阵地活动内涵,拓展社校合作深度,推动反诈工作从“精准防控”向更深层次的“源头治理”转型升级,不断筑牢社区安全防线,切实为青年人才在园区的青春梦想与美好生活保驾护航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正能量。(苏报融媒记者 董捷 通讯员 张恒毓 高雯慧/文)